在職考研考MBA的復習時間規劃需根據備考目標、基礎水平、工作強度及是否參加提前面試等因素綜合決定。中鼎考研培訓學校結合近20年經驗及各類考生情況給出以下具體建議:
一、最佳啟動時間:提前10-12個月(即報考前一年啟動)
1.核心依據:
MBA報考者多為在職人士,普遍面臨知識遺忘(如數學、英語)和時間碎片化的挑戰,需更長時間恢復基礎。
提前面試(2025年多數院校從3月開放申請)需提前準備材料(推薦信、個人陳述)及模擬面試,耗時1-2個月。
管理類聯考(初試)雖難度適中,但需系統訓練解題技巧(如邏輯題、寫作框架),短期突擊效果有限。
2. 分階段建議:
提前面試導向型:若目標院校有提前面試(如清北復交等,自2025年起,不少提前面試政策已取消,需關注最新院校通知),3月前需完成院校篩選、材料打磨及模擬面試。
聯考筆試導向型:若無提前面試或目標普通院校,6月前開始系統復習(數學、邏輯、英語、寫作)即可。
二、分階段復習規劃(以2026年9月入學為例)
階段 | 時間范圍 | 核心任務 |
提前準備期 | 2025年3月-6月 | 確定目標院校(參考學科排名、學費、地域、上課形式)準備提前面試材料(簡歷、推薦信) 數學/英語基礎恢復(公式、單詞) |
強化復習期 | 2025年7月-9月 | 系統學習聯考科目(分模塊攻克數學應用題、邏輯推理) 每周1套真題模擬 參加提前面試(如有) |
沖刺提分期 | 2025年10月-12月 | 高頻刷題(真題+模擬題) 寫作模板強化(論證有效性分析、論說文) 英語閱讀提速訓練 |
復試調劑期 | 2026年3月-5月 | 政治理論背誦(開卷考試為主) 模擬面試(職業規劃、專業問題) 調劑信息搜集(備選院校) |
三、在職考生高效復習策略
1. 時間管理:
碎片化利用:通勤時段背單詞(如百詞斬APP)、午休做1篇英語閱讀、睡前復盤錯題。
周末集中突破:每周六上午模考(3小時全真模擬),下午分析錯題,晚上總結薄弱點。
2. 科目優先級:
數學:重點突破應用題(占比50%)、排列組合(高頻考點),公式推導結合真題理解。
邏輯:掌握形式邏輯(必考)和論證邏輯(易錯)的解題套路,避免陷入“過度推理”。
寫作:模板化訓練(如“三段論”結構),積累經濟管理案例(如xx公司組織變革、華為供應鏈管理)。
英語:閱讀提分關鍵(占比40%),精讀近5年真題,整理高頻詞匯。
3. 提前面試準備:
材料打磨:突出職業成就(如“帶領團隊完成千萬級項目”),弱化非相關經歷(如學生會活動)。
模擬面試:預設高頻問題(如“為何讀MBA?”“未來5年職業規劃?”),錄制視頻糾正肢體語言。
四、常見誤區:
盲目刷題:優先真題(近5年),模擬題僅作補充,避免偏離命題趨勢。
忽視寫作:部分考生因寫作未完成導致總分不達標,需嚴格限時訓練(30分鐘/篇)。
五、特殊群體調整建議
基礎薄弱者**(如專科畢業/數學遺忘嚴重):建議提前1年半啟動,優先補基礎(如初中數學復習),再過渡到聯考內容。
工作繁忙者**:選擇周末班或線上課程(如高途MBA),利用“番茄工作法”(25分鐘專注+5分鐘休息)提升效率。
目標名校者**:需額外關注提前面試(部分院校提面通過后筆試僅需過國家線,自2025年起,不少提前面試政策已取消,需關注最新院校通知),盡早聯系校友或導師獲取內部信息。
總結:在職考MBA的最佳復習啟動時間應結合個人目標與基礎靈活調整,但普遍建議提前10個月以上系統準備。核心原則是“早規劃、重基礎、抓重點”,合理分配工作與學習時間,利用碎片化學習與真題訓練實現高效突破。
0 | ![]() |
MBA數學重要必考點部分--應用題 |
¥ |
1 | ![]() |
管綜邏輯試聽課程 |
¥ |
2 | ![]() |
考研英語二閱讀理解名師課 |
¥ |
3 | ![]() |
管綜數學試聽課 |
¥ |
4 | ![]() |
管綜數學名師平面幾何試聽 |
¥ |
5 | ![]() |
考研何老師英語二詞匯課程 |
¥ |
6 | ![]() |
考研何老師英語二閱讀理解本質問題 |
¥ |
7 | ![]() |
2021年MBA聯考數學課程 |
¥4890 |
8 | ![]() |
MBA聯考數學課程 |
¥4580 |
9 | ![]() |
2020年MBA邏輯精講課程 |
¥445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