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,是商學院MBA面試中著重考察的兩項核心要素,同時也是職場勝任力的重要指標。今天我們來具體說說,如何提升個人邏輯思維與溝通表達能力。
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場景,可能是在正式的工作匯報中,也有可能是在日常的聊天中,你發現有一類人,聽TA說話有一種找不到北的感覺,羅里吧嗦一大堆,聽著很累,但就是GET不到TA想表達的點。這就是思維混亂的最典型表現。先來看個例子:
在某次工作匯報中,小A講到:
“這個產品的搜索指數排在前幾名,尤其是前期的廣告費用分配很合理,官網流量也非常大。目前下載量逐日攀升,上線活動的運營方案也準備的非常充分。總之,我認為這個產品將非常成功,現在媒體報道也非常多,我建議加大研發力度。而且經過對測試用戶的統計,留存率非常高。另外,這款產品的代言人是某流量明星,相信傳播效果會非常好。”
聽完這個匯報,你是什么感受呢?會不會覺得有點亂?其實這樣的場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,問題就出在邏輯思維比較混亂。
好,進入我們今天的正題,如何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與溝通表達能力。實際上,溝通表達是建立在良好邏輯思維的基礎上,那我們先從邏輯思維說起。
一、 三步提升邏輯思維能力
每天都聽別人講邏輯、邏輯,那到底什么是邏輯?跳過晦澀的術語解釋,我們用通俗的語言來理解,就是你認識事物和思考問題的方式。有些人思考問題就很雜亂,正如前面提到小A的例子,但也有些人思考問題會條分縷析、清晰明了。那如何讓自己變得思路清晰,做個有邏輯的人呢?需要做到以下三點:有理、有據、有結構。
有理,是說要有自己的觀點。有據,是指要有證據或論據,能夠充分證明你的觀點。結構有兩層含義,其一是推理結構,即由論據到觀點的推理過程;其二是表達結構,當你需要將自己的思想傳遞給其他人的時候,遵循一定的表達結構,能讓別人更容易接收。
我們再來看幾個例子:
a.論語中說:名不正則言不順,言不順則事不成,事不成則禮樂不興,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。
你有看到什么問題嗎?雖然整個推理過程環環相扣,但這僅僅是在陳述觀點和推理過程,沒有事實依據。
b.過去5年中,洋快餐在大城市中的網點數每年以40%的驚人速度增長,而在中國廣大的中小城市和鄉鎮還有廣闊的市場成長空間;照此速度發展下去,估計未來10年,洋快餐在中國飲食行業的市場占有率將超過20%,成為中國百姓飲食的重要選擇。
這則例子中,有觀點,也有數據支撐,但是他的推理結構有問題,犯了明顯的忽略基數的問題,掉進了百分比陷阱。
c.關于表達結構的例子,我們就用前面小A的匯報來分析一下:
原版是:
“這個產品的搜索指數排在前幾名,尤其是前期的廣告費用分配很合理,官網流量也非常大。目前下載量逐日攀升,上線活動的運營方案也準備的非常充分。總之,我認為這個產品將非常成功,現在媒體報道也非常多,我建議加大研發力度。而且經過對測試用戶的統計,留存率非常高。另外,這款產品的代言人是某流量明星,相信傳播效果會非常好。”
如果仔細閱讀上面的匯報,我們可以拆解出小A的觀點是:這個產品很成功,需要加大研發力度。但是因為小A上來先說一大堆細節,直接把自己的觀點給淹沒了,而且各個論據之間也沒有清晰的分類,所以會讓人感覺摸不到頭腦。
如果我們調整一下:
“我認為這個產品非常成功,有很大前景,我們應該加大研發力度。首先在銷售方面,用戶數據非常樂觀,用戶單日有效下載量在1萬次左右,測試用戶留存率也很高,在80%以上。其次在營銷方面,市場熱度很高,由于前期投入大幅廣告費用,還請了某流量明星代言,所以我們的產品搜索指數在一周內擠進前五,吸引了20多家媒體爭相報道。最后在運營方面,這次上線活動方案已經萬事俱備,只差執行了。”
這就是結構的力量,你感受到了嗎?
二、 溝通與表達
之前有提到,溝通表達是建立在良好邏輯思維的基礎上的。當具備了良好的邏輯思維,我們接下來說說溝通與表達。很多人會將這兩項混為一談,但實際他們是有區別的。溝通的起點是接收信息,經過大腦的邏輯加工,組織成結構清晰的語言,再向外傳輸出去;而表達則僅僅是向外傳輸的那個部分。所以兩者之間是一層包含關系。
接收是被動的,加工剛剛已經說過,下面我們主要說說輸出,也就是表達能力的提升。
三、 如何提升表達能力
表達的初級目的在于讓別人聽懂,深層目的在于讓別人認同,那我們就將表達概括為三個層次:信、達、雅。
信,指準確,表達有理有據;
達,指通順,有邏輯結構,條理清晰;
雅,指你的表達有影響力;
a.這里推薦一個很好用的邏輯結構——金字塔結構
結論先行→上下對應→歸類清晰→邏輯遞進
結論先行,先說結論后說過程,這樣開門見山,讓別人更容易接受,不要摻雜一堆無關痛癢的話。
上下對應,是指用下面的數據、證據來證明上面的觀點。只有結論沒有論據,你的結論未必站得住腳。
歸類清晰,將各個元素分類,盡量不交叉,說完一類再說另一類,比如說銷售就說銷售,說運營就說運營,不要混為一談。
邏輯遞進,指有一定的邏輯順序。有順序才更容易被理解,比如時間順序、空間順序、重要程度等。
b.關于語言的影響力,在不同的場合,可能適用的方法會有區別。大多數情況下,推薦使用案例或故事的形式,以增強代入感。講故事,除了以上提到的敘事結構以外,再推薦一個很好用的結構——STAR結構
S:situation;闡述故事發生的背景,主要是你當時面臨如何的困境。
T:task;在當時的困境中,你亟待解決的任務是什么。
A:action;面對任務,你是如何拆解,采取了怎樣的行動。
R:result;你的解決方案最終實現了怎樣的結果,對你自身以及所在的組織產生了怎樣的影響。
方法有了,先理解,再訓練。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,需要不斷的訓練,才能實現質變。希望在不久的將來,你能遇見一個更優秀的自己。
0 | ![]() |
MBA數學重要必考點部分--應用題 |
¥ |
1 | ![]() |
管綜邏輯試聽課程 |
¥ |
2 | ![]() |
考研英語二閱讀理解名師課 |
¥ |
3 | ![]() |
管綜數學試聽課 |
¥ |
4 | ![]() |
管綜數學名師平面幾何試聽 |
¥ |
5 | ![]() |
考研何老師英語二詞匯課程 |
¥ |
6 | ![]() |
考研何老師英語二閱讀理解本質問題 |
¥ |
7 | ![]() |
2021年MBA聯考數學課程 |
¥4890 |
8 | ![]() |
MBA聯考數學課程 |
¥4580 |
9 | ![]() |
2020年MBA邏輯精講課程 |
¥4450 |